生產者每天在高喊建設白酒文化的時候,應該時刻清醒:生產者每天都在創造歷史、創造文化、創造時尚和潮流,而消費者的價值觀、消費觀也在隨著不斷創新的文化、時尚和潮流而發展。新的歷史、新的文化和新的時尚,更接近消費者,更易形成消費者購買的理由。在此基礎上建立白酒的品牌文化、營銷文化,更有利于突顯品牌個性,有利于消費者的識別和接受,從而形成與時俱進的白酒消費文化。
但是我們又看到,白酒近幾年越來越沒文化味道。許多企業對于文化的誤解是:文化酒是一種在名稱上具有文化品位、在創意開發上具有文化含量、在產品包裝裝潢上給人高雅的美感享受,并通過文化營銷傳播手段,進行市場推廣的飲料。文化酒既包括物質形態又包括精神形態,是人類釀酒與飲酒的傳統與精華。這種理解導致了白酒企業對文化的曲解,于是,文化成了爭論誰家的歷史更悠久、誰家的包裝更古樸、誰家的廣告更“文化”。
大家對酒文化既然是一頭霧水,白酒的競爭,也就只能多在包裝上下功夫了。瓷瓶、陶瓶、蒙砂瓶、水晶瓶、青花瓶、異形瓶等等,包裝不斷翻新,花樣百出,就有了升降價格的理由。酒瓶里真正裝的是什么,消費者只能聽之任之。
消費者畢竟有頭腦,很快就發現:酒是一樣的,只是包裝變了。這種淺薄層次的文化訴求,成為整個行業的******行為。大家知道,白酒是用來表達情感、表現品位、點綴生活的奢侈品,因此生產廠家須***充分研究消費者關心的熱點事件,了解時尚的基礎與方向,不斷改進白酒企業的戰略和品牌戰略,使之不斷適應潮流,成為消費者的知心朋友。無論幸福、快樂、憂愁、郁悶,都可以向酒傾訴、與酒共享。
白酒產業若要激活,須***吸引年輕人加入,否則白酒消費總有一天會出現消費斷層。白酒文化雖然悠久,但并不是每個產品都可以訴求“古文化”的,應該讓白酒時尚起來,吸引***大的消費群體--年輕人,進而將增長有限的白酒市場蛋糕不斷做大。比如,給白酒降度,吸引更多人來飲用。如能把白酒做成16度、30度左右,是否更便于普及?雖然白酒降度后會有些水味,相信通過現在發達的勾兌技術可以解決這類問題。同時在口感上也下一番功夫。像口感能否就不要太辛辣,更容易下咽。除了傳統口感,能否增加玫瑰香口感白酒、葡萄味口感白酒、果味白酒呢?
白酒時尚化,也就是說白酒就不能******是酒,而應當是時尚的飲品;白酒時尚化,思路、渠道、飲用方式、宣傳都要異于傳統;白酒時尚化,就要大膽借用外行的思路來運作白酒。
